年,是中国万亿城市的丰收年,这一年共有6座城市迈入万亿城市之列,其中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发展洼地的福建迎来两座万亿城市,省会福州、工业大市泉州携手迈入万亿城市之列。
这座海西大省,开启万亿双子星城市格局的同时,省会福州正在加速引领福建发展。
福州万亿的背后
万亿GDP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而是一座城市能级提升的有力证明。GDP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万亿城市在我国并不多见,GDP能突破万亿的城市,将具备承担更多国家功能的基础,将发挥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等核心要素作用。
福州迈入万亿城市之列,是多年厚积薄发城市能量的集中体现。福州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的城市,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作为一座沿海大城,福州在前沿产业上颇有建树。
其中“数字经济”是助力福州突破万亿的重要引擎。早在年,福建省就率先提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产业蓝图,作为省会的福州更是一马当先率先发力“数字经济”。
在多年的积累下,福州的数字经济更是频频取得国家的认可,年福州就被网信办确定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三个标杆试点城市之一,依托数字经济的澎湃发展和扎实的数字经济,福州已经提出将建设:“全国数字应用第一城”。
福州经济总量突破万亿,也有不少人感叹,“福州终于像一个省会城市了”。长期以来,受限于福建省内错综复杂的历史、经济发展等情况,福州在影响力、知名度上不如厦门,而经济总量又不如工业大市泉州,以至于外界有不少人戏称福州为“万年老三”。
但今天福州“万年老三”的戏称正在得到扭转。
福建正进入「福州时代」
城市竞争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前有北上广深稳坐一线“钓鱼台”,后有成都、杭州、南京、重庆、武汉等新一线城市厮杀第五城。
在竞争的过程中,不少城市有来自省内力量的支持,如成都、武汉等是“强省会”发展的产物,尽管强省会一度被认为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但近年来我们发现一些沿海大省也开始纷纷跟进强省会。
城市竞争的背后是一场区域重塑的竞赛,人在重新流动、资本在寻求出路、资源在重新分配,未来中国经济格局的走向将由颈部、头部城市所决定,大城市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省域经济分散的福建也开始探索强省会之路。
历史的大潮汹涌澎湃,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面对日益白热化的城市竞争,福建急需一座能够充分发挥省域竞争力的城市,来引领福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年3月福建省十四五规划正式出炉!
此次福建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实施强省会战略,鼓励福州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发展,实现空间、人口、经济规模倍增式跨越,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发展引擎。
福建明确强省会战略,意义重大,这标志着未来福州将成为引领福建发展的龙头城市,原来分散的省域经济格局将得到改善。
以强省会为支持,福建明确了福州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而面对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福州已然做好了准备,在福州十四五规划中,福州明确提出:将通过“强省会”和“强门户”战略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在得到省内鼎力支持后,福州将目光锁定了“国家中心城市”。
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争取国家中心城市的背后是福州在城市行政上的焦虑。
现阶段的福州虽然得到了省内的发展支持,但福州在影响力上还有很大的短板,尤其是福州虽有省会之称,但却不是“副省级”城市,而厦门虽不是省会,但却是“副省级城市”。
福州目前是华东沿海省会城市中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也是5个非省会计划单列市所在省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省会,所以福州希望能在行政上得到突破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一直以来,副省级都没有扩容,显然福州要想实现“升级副省级”十分艰难。
所以福州将发展目标锁定了国家中心城市,福州希望借助国家中心城市来全面提高福州在区域发展的影响力,进一步发挥福州强省会和龙头城市的核心作用,并弥补福州不是副省级城市的短板。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