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
作者|松月樱
“尽如人意,无愧我心”,这是每一个如意集团的员工都会铭记于心且朗朗上口的口号。但如今的如意集团,正在与“如意”这个幸运的代名词背道而驰。
近日,如意集团宣布,受境外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终止重大资产重组。这就意味着如意集团想要将CERRUPTI(切瑞蒂)、Aquascutum(雅格狮丹)等轻奢服装品牌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计划“告吹”。
早在年7月,如意集团就已经启动了该计划,意欲通过此动作来实现向时尚品牌运营业务的延伸。没想到两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计划夭折,集团也早已不负当初的盛名。
这家曾被看作是“中国的LVMH”的公司,如今股价一再跌停,市值也只剩下12.41亿元。巨额债务违约、旗下品牌接连破产、控股股东深陷债务危机等问题始终萦绕着如意集团,挥之不去。
终究,如意用十年的青春鼎盛所构建起来的时尚帝国,还是败光了。
国企老总变身民企老板
与其他企业家半路出家不同,邱亚夫自始至终都深耕于纺织业。彼时,17岁的邱亚夫就已经是山东济宁毛纺织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仅仅是过了2年时间,邱亚夫就当上了车间主任。
邱亚夫的脚步并没有止步于此,为了更加深入地学习与纺织业有关的知识,24岁的他又进入了西北纺织工业大学进行深造。随后,他又回到了济宁毛纺织厂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了厂长助理。
年,是济宁毛纺织厂最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纺织厂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正式更名为“山东如意毛纺集团总公司”。本以为改制后的如意毛纺可以顺风顺水。
但没想到的是,受当时全国毛纺织产品过剩的影响,如意成为了一个资产严重落后、负债累累的“空壳”公司。
刚刚接任的邱亚夫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面对身后需要嗷嗷待乳的名员工,邱亚夫在判断了时势后,提出“只有改革还能找到生存的一线生机”。
年1月20日,济宁如意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如意时尚投资控股)成立。紧接着,邱亚夫又通过该公司控股成立了济宁如意创业有限公司,后因引入了新的万注册资本,将其改名成为了如意科技。
如意科技通过债转股和股权并购等方式对原本的国有企业“山东如意毛纺”进行了改制。总的来说,邱亚夫大体上是通过“分批控股”实现了对如意的成功改造。
年12月,邱亚夫带着山东如意毛纺成功上市,股票简称山东如意,也就是如今的如意集团。
上市后的如意集团主要以精纺呢绒为核心切入点,成功研发出了多项技术和产品,弥补了国内空白。其中,“如意纺”的成功使如意集团成为了中国毛纺织行业的引领者。
并购危局
如意的逆风翻盘使邱亚夫的身价水涨船高,如意庞大的时尚帝国计划也在邱亚夫的心里落地发芽。
年,如意集团提出了打造国际化的高端服装品牌发展战略计划,主要是由如意科技负责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并购和运营,而如意集团负责全集团的从精纺呢绒到面料再到服装制造的全产业链。
至此,如意科技开启了疯狂的海外并购之旅。据不完全统计,如意科技共计收购了9家海外轻奢服装公司,被收购的品牌更是有40多个。其中,就已经有香港利邦、日本瑞纳和法国SMCP集团这3家上市公司。
频繁的海外并购使得如意科技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使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得到了大幅度增长,“如意”品牌也得以走出。在当时的国内媒体上,将如意科技的并购壮举称为是“中国纺织业的一次伟大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如意科技的头上始终悬挂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据资料显示,如意科技海外并购的花费超过亿人民币,如此大体量的资金是如意集团即使通过融资也无法完成的。
至此,如意科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抵押贷款等方式来筹集资金,导致公司的负债率激增。据如意科技年报显示,其负债已经达到了亿元。
除此之外,由于当初如意科技在收购时并没有对品牌进行足够的了解和财务评估,再加上运营经验不到位和疫情的影响,原本有些就已经连续负债的海外服装品牌在收不到如意科技的货款进行回血时,已经接连破产。
如今在如意集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