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海西2月26日讯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获批2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为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及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海西州立足自身优势,倾力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通过提升三种能力,多维度推动外贸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去年以来,海西州持续推进、优化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用“贸易+产业”的方式,重点聚焦外向度高、产业结合紧密的产业功能区,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标杆示范效应显著的本土优势外贸企业。获批基地围绕盐湖产业、物流业、中草药等主导产业,引导资金、科技、人才向基地集中,有效促进基地外向型优势产业转型发展。
同时,将外贸工作与打造盐湖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清洁能源高地、生态旅游目的地有机结合,10个基地枸杞、中药材等农产品获得绿色产品、有机食品认证,产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特色品牌培育能力逐步扩大。
此外,以省内循环为牵引,支撑国内循环、促进国际循环。面对有机枸杞企业受疫情影响订单减少、运营资金压力大等困难,引导有机枸杞“大户”企业以及工业企业,通过发力内销市场、转型升级创新等务实举措,激发强劲的内生动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外贸转型基地1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3家,涉及中药材、盐湖化工、保健食品及物流等。
记者刘法营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