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盘点那些湮灭在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三
TUhjnbcbe - 2023/5/27 21:03:00

九、回鹘

回纥,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乌护”、“乌纥”、“韦纥”、“回鹘”。回纥是尔族及裕固族等族的前身。在唐朝的同时代,回纥和吐蕃在北方和西方立国,对中国历史有深远的影响。

回纥的前身敕勒是最早在西元前三世纪为分布于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联合体。该部落群有狄历、敕勒、铁勒、丁零等名称,都是相同发音的音译。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这些部落共有袁纥、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北魏时,东铁勒袁纥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且为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隋朝称韦纥,隋大业元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成立联盟,总称回纥。

唐天宝三年(西元年),以骨力裴罗为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庭(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居民仍以游牧为主。唐朝时,回纥取“迅捷如鹘然”的意思,改作回鹘。立国后,回纥因历史的关系与唐朝的关系一直很好,不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要对农业国进行骚扰与掠夺。回纥曾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版图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

回纥后因长期与吐蕃战争,加上内讧不断,年黠戛斯灭回鹘汗国。公元年回鹘政权被黠戛斯后,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今吐鲁番)。西州回鹘又向西发展,以高昌(今吐鲁番)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西州回鹘后来改称为畏兀儿,也就是今天的尔族。

十、女真

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11世纪向契丹称臣。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真之分。完颜绥可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其子完颜石鲁作酋长后征服了附近部落,成立了部落联盟。石鲁之子完颜乌古乃又合并了许多部落。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驱逐契丹的统治,建立金朝。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元朝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设斡朵里、胡里改、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五万户府,管辖当地女真人和水达达。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年皇太极改为满州族。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个少数民族统一的朝。

十一、*项

*项是古代西北的一个民族,是羌族的一支,又称作*项羌,是西夏朝的建立者。在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中,将*项人称作*项羌。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项为汉朝西羌的后裔,南北朝末期(6世纪后期)开始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隋文帝开皇四年(年)有千余家*项羌人归属隋国。次年,*项族领导人拓跋宁丛等,各率部落到旭州(今甘肃临潭县境)请求内附,隋朝授拓跋宁丛为大将军。开皇十六年(年)*项首领进攻会州(今甘肃靖远县东北),兵败纷纷降附,并遣子弟入朝谢罪,向隋朝贡。唐初武德年间(-年)*项相率归属唐朝。*项羌中的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等八个部落,此外还有黑*项、雪山*项等部落。其中拓拔部落最为强大。

唐朝时,经过两次内迁,*项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唐中央多在*项民族聚集地设立羁縻州进行管理,有功的*项部落酋长被任命为州刺史或其它官职。唐末黄巢起义时,唐传檄全国勤。*项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联合其他力量共同击败起义军,拓跋思恭的弟弟拓跋思忠战死。唐僖宗赐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后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至此,*项拓跋氏集团有了领地,辖境包括夏、银(今陕西榆林东南)、绥(今绥德)、宥(今靖边东)、静(今米脂东)等五州之地,握有兵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藩镇。

宋朝初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即附宋,并助兵对北汉作战。宋朝亦对夏州李氏政权羁縻统治。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年),李继捧率族人投附宋朝,宋封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留居京城,继捧弟李继迁采纳部下张浦的建策,率领贵族逃入夏州东北里的地斤泽,抗宋自立。北宋天圣十年(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北宋宝元元年(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

西夏乾定二年(年)蒙古攻克兴庆(银川)。李德旺向蒙古投降,送人质,才得免灭国。西夏乾定三年(年)成吉思汗西征得胜后又开始对西夏的进攻。西夏保义二年(年)李睍投降蒙古汗国,成吉思汗此时已死,但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后,窝阔台大汗按照成吉思汗遗嘱将其杀掉,西夏乃至*项全族也被灭族。西夏灭亡。

西夏亡国之后,夏国的贵族带领部分民众迁徙到了现在甘孜一带的藏区木雅,重新建立了西吴国。这个历史上的西吴国,有专家考证出就是西夏国的延续。至今,甘孜地区还流传着西吴的传说。

十二、羌

羌,古族名,又称西羌。最早载于甲骨文卜辞,意指西方牧羊人。商周时已遍布今陕西、甘肃、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一带,部分入中原定居。商末曾随周武伐纣。秦汉时部落众多,有先零、烧当、卑湳、卑禾、婼、参狼、钟等,在今四川境有白马羌、牦牛羌(越嶲羌)。

东汉,“西羌”专指羌人中内迁定居于陇西诸郡的一支。魏晋南北朝至唐宋间,有宕昌、邓至、白兰、*项诸羌。居住分散,多以迁徙农牧业为主。但与杂处者,则早在战国、秦汉时已逐渐定居农耕。羌人部落首领多受历朝册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聚居于中国西北,秦国曾与羌族展开过战斗,至汉朝未止。三国时羌族开始迁居中原,分布于中国中部的山部地区。五胡十六国期间,年羌人姚苌利用前秦苻坚淝水之战兵败后,关中空虚之际,自称万年秦。年姚苌称帝于长安,建立后秦。宋时*项羌建立西夏政权。宋以后逐渐分化并与周边各族融合。现分布在四川岷江上游的羌族是古羌人的一支后裔。

1
查看完整版本: 盘点那些湮灭在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