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开花结果,新村聚居点拔地而起,曾经的贫困户也与时俱进,迸发出不同以往的能量。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乡莫合村近些年来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产业扶贫的引领下,不断改善生活及生产方式。
“今年我有两个小目标:一是将县扶贫局投资修建的扶贫产业园承包出去,给村里增加收入;二是把握住咱们村搬迁后的地理优势,发展旅游经济,村民们可以做点买卖增加收入。”年初,切吉乡莫合村*支部书记扎西加就给自己立下了这样两个目标。如今,他坐在国道线南侧的莫合村旅游扶贫产业园里,目标达成后的喜悦溢于言表。
莫合村是个牧业为主的村子,全村共有户人。过去,莫合村草场和耕地有限,极大地限制了村里的发展。年8月,莫合村易地扶贫集中搬迁项目开始实施,新建砖混结构住房栋,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村民们搬进了新居。
“除了发展牧民们熟悉的养殖业,还得来点儿不一样的!”搬迁后,莫合村两委班子决定借助国道线发展旅游经济。
扎西加告诉记者,莫合村临近的国道线是途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茶卡镇和共和县黑马河镇的必经之路,尤其到了夏天,路过的游客络绎不绝,莫合村发展旅游经济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
今年10月,建筑面积.2平方米的旅游扶贫产业园建成投入使用,以每年12万元的价格租给有经验的村民或者外地商客,租金全部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产业园上下两层,顶层用来发展旅游接待,下面一层是餐厅,餐厅旁边是一间小超市,方便大家购买一些日常用品。冬日里,初具规模的产业园里显得格外热闹。
村民华青加颇有发展意识,他也是产业园里小超市的老板。产业园建成后,他第一个报名申请租用超市,虽然超市开张到现在只有两个多月,但是华青加却看到了发展前景。他说,这两个月他和妻子都忙着超市的事情,细细算来,每天的营业额达到元,“现在是冬天,到了明年夏天,旅游的人多了,肯定比现在还要好!”
华青加在家门口当起了小老板,今年26岁的同村村民青措吉也有了新生活。过去,一个“病”字把青措吉牢牢拴在家中,生活十分困难。正在她一筹莫展时,产业园建起来了,青措吉成了村里第一批进入产业园餐厅工作的村民,洗碗、清扫等工作难不倒这个踏实的姑娘,充实的日子渐渐让青措吉脸上有了笑容。在产业园餐厅,她每个月能拿到元的工资,和华青加一样,青措吉也在期待着明年夏季的到来。
年末,莫合村*支部书记扎西加的目标实现了,村民们的腰包更鼓了,旅游扶贫产业园里,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描绘着自己的目标,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责任发布:马晓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