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夏天,上海四维乐马(昆山)律师事务所许秀苹律师报名参加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7月13日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启动仪式后,满怀期待的她踏上了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之路。
年7月16日,许秀苹律师随青海省“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团到西宁,受到了青海省司法厅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
年7月17日,许秀苹律师从西宁出发前往服务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州)。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海拔在三千米左右,虽然当地司法行政部门配备了制氧机,但对于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许秀苹律师来说,身体一时之间仍然难以适应,相继出现缺氧、头痛欲裂、失眠等高原反应,加上气候干燥导致了鼻腔充血,所幸在休息几天后,高原反应得到了缓解,慢慢开始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坚守岗位踔厉奋发年7月19日,许秀苹律师被海西州司法局安排在当地行政服务大厅的法律援助窗口,正式开启她的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在法律援助工作窗口,许秀苹律师耐心倾听群众的疑惑,热情解答群众的咨询。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她发现当地的群众和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劳动保护意识不强、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情况比较普遍,她顿时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海西州长达6个月的法律服务工作中,许秀苹律师接待法律咨询近人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近10件,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不忘加强普法宣传,从点滴做起,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引导当地群众知法、守法、学法、用法。
荡涤心灵从心出发许秀苹律师援助期间安排住在海西州州府德令哈市,青年诗人海子在此写过一首诗:《日记》让德令哈闻名于世,德令哈市为纪念海子建了一所“海子诗歌陈列馆”,闲暇之时许秀苹律师就会去周边转转。她参观了“海子诗歌陈列馆”,漫步德令哈市的母亲河--巴音河,感受当地厚重的文化气息。
许秀苹律师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河流,日夜奔腾不息,寻找最初的梦想。她的梦想并不伟大,只愿践行一名公益律师的职责,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帮助弱势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兑现志愿律师“有问必答、有纠必解、有诉必帮、有难必助”的承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援助就在身边,为法律援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昆山市律师协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