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可赠送中国给水排水年(第五届)中国污水大会直播视频回放观看码+大会论文集+中国给水排水杂志。请联系:中国给水排水金晟中国给水排水,孙磊)
关于举办非开挖顶管施工及探测培训班(在线培训)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同时,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写入此次会议文件,明确要求加快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同时住建部与各省住建厅颁发城市道路不得随意开挖政策,非开挖技术在地下管线施工领域迅速崛起,在中国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以来,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开挖顶管等方法铺设的管线越来越多。
地下管线专委会联合相关单位响应政策时机,为了帮助广大非开挖施工单位,通过培训掌握非开挖顶管探测施工的各项技能,提高非开挖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实操能力,减少施工风险,决定于年4月27日-29日举办“非开挖顶管施工及探测培训”。本次培训将由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作为主办,邀请行业专家对非开挖顶管施工及施工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讲解!
另外,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本期培训严格按照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采用线上培训和考试的方式。考试合格,将颁发培训证书。
欢迎你单位派员参加,有关事宜详见附件。
1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
北京非开挖行业协会
上海市地下管线协会
主办单位:
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
中国国际管网展览会组委会
协办单位: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管道局第四分公司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穿越分公司
江苏徐工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掘进机研究院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管道隧道与跨越技术创新中心
中铁装备顶管机事业部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上海威脉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台明铸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北台球墨顶管有限公司
微顶(上海)排水工程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中泽国际会展(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合作媒体:
《地下管网》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近日表示,中国要达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城市减排是关键,其中交通、建筑、废弃物处理三个方式将成为今后城市减排公平竞争的“主战场”。仇保兴在参加“新经济智库大会”,并作了题为“城市碳中和的理想路线图”的分享。他在分享中说,以城市为主体推动碳中和,与以行业为主体推动碳中和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增强。
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
仇保兴认为,城市是中国实施双碳战略的主体,因为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75%的人为温室气体是从城市产生。应制定以城市为主体的碳中和路线图,形成自下而上的碳中和体系,与自上而下的行业碳中和体系互补,将形成有高度韧性的碳中和体系。另外,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不同,管辖范围包括了农村、原野。比如中国某城市城区面积平方公里,但管辖范围可能有1万平方公里。这就意味着这座城市可以在1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从容地部署碳汇、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等,相较于西方城市的管理制度,这是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一个优势。
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因素就是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竞争,竞争过程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十四五”期间,减碳将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内容。在长三角地市,部分城市已经开始了减碳竞争。在开展减碳与GDP增长双轨竞争的过程中,城市间将会自发产生强大的学习和合作动力。
城市碳中和的三个主战场
城市碳中和可以分成五个板块: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制造业和服务业、碳汇和农村农业。其中,交通、建筑、废弃物处理三个板块是所有城市都必须面临的碳排放共性组成部分,可以参照对比相互之间开展竞争、学习,是城市碳中和的“主战场”。
仇保兴认为,要在这三个方面减碳,就要依靠社会治理系统和技术的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碳交易或碳税都具有高度可靠性的,通过激励机制,可以有效调节碳排放,相比强制命令效果更好。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性更是不必多言。
从交通板块看,用什么燃料就排放什么样的温室气体,但燃料也讲究“出身”,“出身”不一样,排放的碳也完全不一样,比如汽车用的氢能,如果所使用的氢能来自化石能源提炼,其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量比直接用汽油柴油做燃料还高;但如果使用的是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绿氢,碳排放量则仅相当于目前燃油车的二十分之一。
从建筑板块看,中国的建筑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占碳排放总量的48%以上,高于国际能源署提出的38%的国际水平。这是因为全球多数建筑是木质的,但中国85%的建筑是钢筋水泥建造的。另外,中国北方供暖碳排放强度也很高,这方面可以学习波兰等国实行供热计量,即从按供热面积收费改为按实际用热量收费。
从废弃物处理板块看,城市与自然对立的表现就在于生产、消费、降解三者的失衡,必须要逐步实现资源使用低碳化,对废弃物进行就近降解再循环。但是,我国现在流行做法是长途运输废弃物,然后集中处理,这种被称之为“静脉产业”的做法仍旧属于工业文明的处理方式。大自然对废弃物是“处处微循环”,工业文明的处理方式则是“处处长循环”。科学减碳就必须使各种废弃物就近循环再使用。
城市碳中和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现在到5年,是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采用一系列新技术,实现部分城市人均碳达峰。
步,从5年到年,是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实现电力系统的碳中和和绝大部分城市碳达峰,然后将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25%以上,就可以实现关键期的胜利。
第三步,从年到年,是决胜期。在这一阶段,交通和产业碳中和是重点。这一目标实现后,集中攻坚剩下部分难度较大的工业碳中和,这样的话,年在全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
作者:郝老师等
编者按:不断严格的排放标准使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变成常态,这势必造成处理能耗并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木已成舟”、“不可救药”,“勇往直前”追求高大上的技术怕是不二选择。然而,我国广大农村、乡镇地区正处在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关键时期,是沿用城市集中式处理方式,还是回归生态模式?诚然,粪尿返田等原生态模式难上大雅之堂,也备受卫生或农业部门诟病。但是,粪尿返田的主流生态作用毋容置疑,也是人类文明对生态循环保留下来的的小小贡献。如果粪尿返田之习惯被完全弃之,生态文明建设恐怕将成为一句空话,因为生态是动态的,是一种循环,绝不是仅仅种点花草树木、再弄点湖光山色那样简单。因此,包括粪尿返田在内的基于自然(Nature-BasedSolutions,NBS)处理系统理应成为我国农村、乡镇分散式污水处理的,也是实践蓝色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期回顾年所发表的文章,从自然水循环基础入手,概括人类出现对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与水质的影响及人类应采取的对策。以原生态文明可持续意义为背景,审视现代文明中排水体制对生态基础的破坏以及人工恢复所需要采取的技术手段。针对我国目前城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指出原生态文明乃应保留与发扬的分散式处理模式。对木已成舟的城市,言明集中式处理的发展方向以及重点目标。指出未来污水处理的理念与方向,即,一个中心(可持续)、两个基本点(碳中和与磷回收),最终全面变蓝色。
01
顺应自然水循环
“生命之水天上来”、“条条江河归大海”,这就是所谓的自然水循环。在远古时期,水只是用来延续生命,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已经不止于此,社会发展程度与水质水量呈反比例增长,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这又反过来抑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因此,人类要想可持续延续,必须遵循生态规律、顺应比自己生命更久的自然水循环。
02
原生态与现代文明
“食物来自土地,排泄物回归土地”是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农耕文明,即“原生态文明”。这种生活方式使得营养物、能量和水在人与土地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磷等资源未被过度消耗。尽管农村许多现存的旱厕不卫生,但粪尿作为收集原生态文明的基本元素是正确的。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冲水马桶、下水道这一现代文明产物的出现,打断了人与土地之间的营养物循环,使得磷走上流向海洋的不归路。因此陆地上的磷越来越少而水体却因磷含量不断上升而造成富营养化。
03
城镇化建设与既有城市排水体制选择
原生态文明“生态而不卫生”,现代文明冲水马桶和下水道“卫生而不生态”。比较两种排水体制,就生态意义而言,原生态文明更值得保留和提倡。卫生方面的瑕疵可以通过以源分离为基础的“生态卫生”方式解决。这对靠近土地、易于实现粪尿返田的城镇来说是的处理与资源利用工艺。但是,对于城市来说显然不太适用,基础设施推倒重来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况且城市远离土地也使得粪尿返田存在许多实际问题。所以,既有城市不得不停留在当前已被锁定的集中式处理的范畴。
04
生态排水方式
以源头分离为基础的分散式处理方式被称之为“生态卫生(Ecosan)”,是欧洲国家根据粪尿返田生态原理所设计的一种生态排水方式。通过在卫生洁具或排水系统设计上采用粪尿(黑水)或者尿液(黄水)、粪便(褐水)单独收集、分别输送方式而使之与灰水、雨水实现分离、返田,从而达到如图1所示既生态又卫生的目的。
图1为Ecosan在北京奥运森林公园、清华大学环保楼、北京小汤山、河北邯郸南界河店村等处已有应用或示范。
图1生态排水源分离后各物质及其处理、利用方法与方向
05
集中式污水处理发展方向
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出现源于冲水马桶和下水道的应用,最早是为了解决卫生问题,目前已过渡到水资源保护乃至环境保护,在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见图2)下,未来则以资源与能源回收为主要目标。
图2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和谐统一
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缺陷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弊端总结于图3。作为污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COD在传统水处理过程中主要是依靠消耗化石能源供氧使其氧化,事实上COD是一种潜在的有机能源,每1kgCOD含14MJ的代谢热,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污水处理实际上是“以能消能”。同时,消耗化石能源还会引起大量的CO2排放,造成水污染演变为大气污染的“污染转嫁现象”。此外,反硝化以及化学除磷需要日常消耗化学物质、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平面反应器占地过大等也是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与生俱来的缺陷。
图3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弊端
可持续污水处理理念与技术基础
可持续污水处理视污水为资源与能源的载体,强调资源与能源回收,且为回收资源与能源而采用的技术所需能源与资源消耗量应最低,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或污染转嫁,工艺占地也应较小。
市政污水处理以COD、N、P为三大去除目标。如图4所示思路,COD不应直接被氧化至CO2,而应该是在满足脱氮除磷的碳源需要前提下将多余的COD尽可能转化为能源(如CH4)使用。反硝化除磷技术将脱氮与除磷合二为一,理论上可节省50%的COD和30%的供氧量。厌氧氨氧化技术则是在不需要COD和O2的情况下直接将氧化为N2。无论是曝气量减少,还是多余COD转化能源均意味对外源能耗依赖的减少,CO2排量的降低。
传统污水处理工艺需要占据大量土地,反应器向空间方向发展,或研发紧凑型工艺亦成为可持续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好氧颗粒污泥工艺(NEREDA)优势明显,与传统活性污泥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可节省占地70%、能量40%、投资25%。
图4可持续污水处理基本思路
06
未来可持续污水处理发展核心
发展以资源、能源回收为主的可持续污水处理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内技术研发的核心。从理论上讲污水中含万种潜在物质、元素。在资源回收方面,目前最为紧迫的属磷元素的回收。在能源回收方面,污水所含余温热能不容小觑,至少可以作为有机能源赤字的补充,使污水处理达到能量自给自足的“碳中和”状态。因此,未来污水处理方向将是一个中心(可持续)、两个基本点(碳中和与磷回收),技术研发将始终沿这一方向推进和应用。
碳中和与能源中和
表1总结了国外一些致力于碳中和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情况。这些实例表明,基于剩余污泥有机物能源,即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CH4,可以满足或程度满足能源中和运行目标。然而,剩余污泥产量的多寡又受进水有机物浓度的限制,并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能源中和运行的需要,这就需要考虑利用污水余温中所蕴藏的可观热量。
表1国外污水处理厂能源中和运行实际案例
针对中国污水水质特点及常用工艺,以北京某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厂(COD=mg/L)为例,详细计算了该厂有机能源利用仅能满足53%的能源中和运行目标,赤字能量可以通过水源热泵转换污水中热量予以实现。
磷回收
全球可经济开采的磷矿将在50年之内用完,而全球全部磷储量将在~年内耗尽。因此,磷回收已迫不及待。冲水马桶、下水道、污水处理厂等现代文明产物早已使人类排泄物中的磷难以回归土地;动物粪尿也在被化肥广泛替代的情况下失去了回归土地的机会。
显然,控制磷的匮乏速度必须立刻恢复已基本消失的磷循环,其中,从点源——污水中回收磷则成为的一种可能。为此,市政污水与动物粪尿(为污水中磷含量的5倍)一起已被看作是“磷矿”。磷回收的目标产物目前主要为鸟粪石(MgNH4PO4·6H2O),其中所含P折标P2O5后高达51.8%(基于MgNH4PO4计算)。但实际上,鸟粪石其实是一种缓释肥,并不适合直接用于粮食生产,较适合于果木、园林等施肥。磷回收产物更多去向应为磷肥工业,而磷肥工业对磷矿石成分并无喜好,只求尽可能多的磷含量。这就是说,从污水中回收鸟粪石在技术上非常困难,而实际中也没有必要,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回收其他形式的磷酸盐。
NEWs概念与新生代污水处理技术
荷兰应用水研究基金会(STOWA)早在年以前就用“NEWs”一词高度概括了未来污水处理厂实际上将是营养物、能源与再生水三厂合一模式。
传统污水处理观念将处理后的再生水视为“主”产品,而在可持续观念下视为“副”产品,因为在主产品磷回收和碳中和完成后污水自然而然得到净化。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能源化是传统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与顺序。在碳中和运行时代下,则将能源化作为核心,因为剩余污泥能源化以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
MarkvanLoosdrecht教授预言新生代处理工艺仍将定位于强调可持续性;在磷回收、碳中和两个基本着眼点上,亦将考虑回收纤维素、藻酸盐、PHA、脂类、CO2甚至腐殖酸等。新生代核心技术以好氧颗粒污泥与厌氧氨氧化为主,分为好氧颗粒污泥(主流)与厌氧氨氧化(侧流)、COD筛分/浓缩(预处理)与厌氧氨氧化(主流)两种形式。
07
结语
纵观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理念与发展方向,无外乎是一个中心(可持续)、两个基本点(碳中和与磷回收),其内涵实质上与原生态文明殊途同归,差别只是技术难度与管理水平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维持并发扬光大老祖宗创造的原生态文明,已经可以解决不少问题,至少不会出现农村污水处理难的问题。
新央企来了,央企名录公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发布!:PDF版下载中国污泥大会污水资源化利用
(转发可赠送中国给水排水年(第五届)中国污水大会直播视频回放观看码+大会论文集+中国给水排水杂志。请联系:中国给水排水金晟中国给水排水,孙磊)新央企来了,央企名录公布!“年12月23日,新央企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成立。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等为实现稀土资源优势互补、稀土产业发展协同,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稀土科技研发型企业组建而成,是一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组建后的中国稀土集团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股权结构为:国务院国资委持有31.21%,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和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20.33%,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3.90%。
中国稀土集团将聚焦稀土的科技研发、勘探开发、分离冶炼、精深加工、下游应用、成套装备、产业孵化、技术咨询服务、进出口及贸易业务,致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稀土企业集团。
央企名录公布
(来源:国资委;天津建设科技)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发布!:PDF版下载中国污泥大会水环境生态圈
(转发可赠送中国给水排水年(第五届)中国污水大会直播视频回放观看码+大会论文集+中国给水排水杂志。请联系:中国给水排水金晟中国给水排水,孙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发布!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GB-《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年3月15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代替GB-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自2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文件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卫生要求、水质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生活饮用水。
以下为标准全文:
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作者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稿-
广告-
发行-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