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海子诗歌陈列馆今夜我在德令哈,只愿面朝大
TUhjnbcbe - 2022/4/7 1:01:00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节选

▲海子诗歌陈列馆

来到德令哈,来到海子诗歌陈列馆,是在骄阳似火的八月。馆外,蓝天、白云、河水、诗碑,纯净安逸;馆内,遗像、白花、哈达、诗篇,苍凉压抑。

▲陈列馆外

▲展陈海子诗歌陈列馆,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巴音河畔,是一座拥有青瓦雕梁的徽派建筑,旁边有海子诗歌碑林。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德令哈地处青海省中北部,是海西州州府所在地,是历史上的南“丝绸之路”主要驿站、古羌属地、雪山牧场,也是柴达木盆地内生态绿洲农牧业的灌区之一。▲馆内

德令哈,对于诗人海子来说,有“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的惆怅,有“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的落寞,也有“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的情感表达。

年7月25日,海子途经德令哈,将内心的荒凉倾情于这片茫茫戈壁,写下了诗歌《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也让德令哈充满了诗意,从此名留诗册,在诗歌界广为传唱。▲海子简介“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昏暗的灯光,轻柔的音乐……步入海子诗歌陈列馆,看着海子的遗像,读着他的诗歌,我不觉悲从中来,眼角湿润。陈列柜里,一朵朵盐雕白玫瑰无声地与一篇篇诗页相伴。细细观看海子生平、海子作品介绍以及海子手稿等展示品,海子人生轨迹渐渐清晰。▲馆内展示

海子原名查海生,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年15岁的海子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年开始诗歌创作,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展陈海子是中国20世纪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多首抒情诗和4部长诗。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土地》、诗剧《弑》及抒情短诗等。海子诗歌的内容是他自己全部生命及艺术的贯通。海子的短诗是他对生命本身的高度凝练,长诗则是他对真理永恒的思索与追问。▲展示介绍陈列馆的海子影响力展区,有这样一段文字——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常常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和“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代表人物,海子在中国诗坛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他的诗不但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也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概念,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的优秀抒情短诗是继“朦胧诗”之后独特而又诗艺出众的作品,兼具抒情性、可诵性和先锋性风格,在当时极为罕见。▲图片展示▲馆内展示《村庄》《秋》《祖国(或以梦为马)》《亚洲铜》《麦地》……品读着馆内展示着的一首首诗作,这些海子以自由的灵*歌唱的诗篇,隽永飘逸,纯真质朴,闪烁着熠熠光芒。

▲祖国(或以梦为马)

在《以梦为马》中,海子写道:“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这首诗内向夸张、热情洋溢,充满自恋自怜情绪与预言式的断语,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一些年轻人的自我认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流传最广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年1月。“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可没想到,就在两个月后,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据说,当时他身边带着四本书,还留有遗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陈列馆中,再次读完这首诗,一种苦涩、一种悲凉随诗句流过心底。▲海子诗歌碑林

“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陈列馆外,海子诗歌碑林内,一块块雕刻着诗句的石块洒上了阳光的金晖,一首首烂漫深情的诗句为我们指引着诗和远方。

▲诗歌碑刻

▲石碑

▲碑刻巴音河水缓缓流淌,仿佛日复一日为海子的诗句浅吟唱和。在河水的波光中,我似乎可以看到年的那个夏天,海子怀着痛楚的思念,写下了那首充满孤独与温情的诗作《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介绍海子于年和年两次入藏,往返四次路过德令哈。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的一位关系亲密的女同事(一般称为P)的老家在青海省德令哈农场。年7月正是学校暑假期间,海子因此进藏途中顺道来德令哈找他的“姐姐”P。但P当时不在德令哈。寻而未果,海子思念姐姐的感情越来越浓烈,写下彼时对德令哈的感觉,“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也写下“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的落寞。

▲诗歌展示

▲陈列馆外景

海子在诗中写道:“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而我在海子像前想说:“此刻,没有世俗,只有诗人和诗。今夜,我想写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子诗歌陈列馆今夜我在德令哈,只愿面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