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遍全网的火星营地有你不知道的更硬核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荨麻疹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

全文约字

从今年春天开始,火星营地和周边的俄博梁雅丹地貌像龙卷风一样攻陷了朋友圈。

去小红书上搜“火星”,前几屏已经看不到真正的火星,全是小哥哥小姐姐穿着宇航服在火星营地的太空舱里凹造型,或者在俄博梁的日出/夕阳/星空下假装思考人生。

M

火星营地

/雅丹区域/

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腹地的“火星营地”实际是由“冷湖实验室”在类火星地貌的雅丹区域实地延伸:

·这里海拔米,气压低于内陆,别看年均降水量只有18毫升但蒸发量高达毫升,几乎天天大风,时不时再来几场沙尘暴;

·大气稀薄所以紫外线超级强烈,没有任何植物,也没有苍蝇蚊子虫子,实际上两万平方公里的雅丹就是一个巨大的无人区;

·地貌虽美却没有信号,也只有四驱越野车+老司机敢跟着车辙进,普通游客发生过陷车3天死等援救的故事;

.

(图片来源网络)

设立在雅丹边缘,靠近冷湖镇(70KM)的火星营地不只是一个搭建用于拍照的太空舱基地,被LonelyPlanet(孤独星球)选入“地球上最佳环境独特”榜单的酒店也不是他全部的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

火星营地背靠“冷湖实验室”,立志做中国的“科学”、“科普”、“科幻”基地,推广一系列STEM课程,培养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科学(S)技术(T)工程(E)数学(M)领域跨学科的学习。

几年来参加过夏令营的孩子们,有13岁初中生写出论文“关于重建火星磁场的思考”,也有小学高年级生做出“火星基地建模设计”,还有已经被纽约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能去真正实践学习自己在思考的知识的孩子。

02

01

以刘慈欣为首的中国科幻文学中坚力量,今年在这里完成了第二届“冷湖科幻文学奖”评选;

成功发射第一枚大学生自制探空火箭的胡振宇来这里组装发射火箭,我有幸亲眼目睹一次成功和一次失败的火箭发射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8月4日-8月9日,我以火星救援少年营老师的身份完整的参与了整个夏令营。

虽然名字是夏令营,但无论是在类火星地貌的无人区徒步寻找水源净化水源,还是在实验室里搭建一辆最初级最简易的火星地貌探测车;

血淋淋的现实就是“孩子不一定永远是孩子,老师不见得一直能当老师”。

/DAY1/

孩子们在敦煌集结。

除了莫高窟外,还能参观敦煌研究院。看看老师演示泥胚制作的过程,明白壁画上千年不褪的色彩颜料制作过程;

老师们一起打牙祭,互相记住彼此刚出城市的样子。6天后就算保护的再好,我们也一起变成了十颗“晒干的酱油卤蛋”

/DAY2/

清晨翻越米的当金山,直奔俄博梁无人区人类文明最后的栖息地——冷湖镇。

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

这里离北边的敦煌机场KM,离东边的德令哈机场KM,没有机场没有火车站,唯一的办法是开车走国道;

年之前这里是无人区,发现石油后轰轰烈烈的移民建厂,最多时候一个小镇的常驻人口超过10万人!现在只剩几百人,我们的到来让整个小镇人口暴增了将近10%

新中国第一口油井就出在这里,比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庆油田还要早5年。

跨世纪时地下油矿开始枯竭,工厂带着员工们开始撤离,把阿尔金山脚下这个小镇重新还给大自然。

残破不堪的建筑、墙上刷的标语、屋檐上工商银行招牌、曾经剧场宽阔的台阶和极具时代特色的小镇规划,都让这片废墟变的无比神秘;

孩子们的第一场定向运动就从这里开始:

分组后孩子们进入废墟,依照提示寻找工作人员事先预埋的火星物资包。

烈日当空毫无遮挡,41个孩子一放开简直是胡椒面撒进汤里,空旷的废墟里孩子们兴奋的大呼小叫推测物资包位置、东奔西跑证明自己比队友更快更聪明;

我们十几个老师被晒得蔫兮兮,深一脚浅一脚抓小鸡一样不停的清点人数,最后半抱着一个太兴奋了轻微中暑的小胖子回车上;

第一局:体力完败

下午到达深入俄博梁的C1营地,我们要在一片荒地上带孩子们扎营吃晚饭。

帐篷包拿到手的时候,别说孩子们连我都发懵:

两片布一堆杆子怎么才能立起来?

地钉为什么怎么敲都撑不住?

......

幸好有老法师传授经验教诀窍,我帮下午中暑了的小胖子搭起了第一个帐篷:梁浩波小朋友,不管你记不记得我我都会记得你哦~

C1营地超美夕阳中的老师们和我们的晚餐

俄博梁的红色月亮升起来,老师们的双人帐篷在最外围守卫着小朋友们围一个圈圈;

第二局:嘿嘿,姜还是老的辣

/DAY3/

户外帐篷里一夜都在和右侧腰下突出的石头作斗争,6点不到就被孩子们弄醒了。

早上8点会有一颗卫星经过我们上空,必须和时间赛跑组装八木天线和地面接收站。

老师讲完简单原理后,孩子们分成两组,组装天线的组装天线,监控卫星的监控卫星;

连我也是第一次动手碰八木天线,可想而知孩子们在看到卫星信号那一刻有多兴奋;

今天是硬核的一天,给你们看看徒步任务,开车穿越过俄博梁的朋友说:好家伙,你们这是要拖着娃徒步反穿俄博梁无人区哈?

拿到第一个水源地的坐标,我还在发呆这怎么去?孩子们已经三下五除二根据经纬度计算出距离,大家拆营上路!

俄博梁全部是松软的盐碱地,每走一步就会踩出一个洞洞,四周环绕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雅丹,每个土墩看上去都像孪生兄弟似的一模一样;

广袤的旷野里除了前后的队友没有任何参照物,我们一路靠GPS还是会不断走偏方向;

风是这片土地的操盘手,挟裹着沙砾没头没脸的打上来。尤其是翻山的时候,戴着口罩喘不过气,摘下口罩的话,第一秒就来口沙子教你学做人….

我左右手拖着11岁的彭一凡和8岁的苏源瑞,在复读机一样的“老师我走不动了”、“老师我饿”中蹒跚着晃悠;甚至连我的“爬山法宝”,倒数下休息一次都教给他们了也没有用;

最后发现对付娃的办法是和他们一起当娃:

“老师也走不动了”

“老师也想妈妈”

“老师也想吃饭”

“苏源瑞你是男孩子,老师也走不动了你牵着老师走吧”…

超管用有没有!

一路上和苏源瑞讨论澳龙怎么吃最好吃,听彭一凡投诉他妈去年给他报一个“魔*军训夏令营”今年还不让他好过。

后半程路上再无水源,我背的两大瓶矿泉水、早餐存货煮鸡蛋、朋友给的士力架都已经进了那两个小肚皮;

彭一凡和我开始幻想走到火星营地就去联手买光小卖部,五五平分所有肥宅快乐水!讲着讲着,就像已经实现了一样开心!

终于看到火星湖的营帐、终于吃到第一口西瓜,这些日常生活在城市富裕家庭的孩子们真不容易,一路撒着娇,却也自己走完了全程;

第三局:大手拉小手,徒步总有尽头

简单的午饭后,在火星湖旁边分组搭建好机器,开始过滤净化水

/DAY4-5/

终于可以坐在火星营地里不吹风也不吃沙子了!只高兴了一个早餐时间,就迎来比徒步更让人傻眼的考验;

孩子们依照年龄被分成楼上楼下两个大组;

年龄小的孩子们手动完成组装模拟火星生态圈。楼上年龄稍大的孩子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在老师的协助下完成一辆火星地貌探测车的组装,然后编程控制运行。

作为楼上6个组里唯一一个女老师,我当年可是为了能不学高数才选的文科,领到3大箱子零件打开说明书时,脸上是“小朋友有很多问号”那个表情包…

这个是啥?这个又是啥??

幸好我们组孩子年龄虽然最小,但其中户文澄已经有两年的乐高经验,拼接和拧螺丝这事,几乎是他一边嘲笑我,我一边给他打下手;

五个孩子闹脾气的哭鼻子的打翻可乐的热闹极了;晚上收工时,人家蔡陈一老师带的1组都已经装轮完成了我们才返工几次轴承,好勉强的做完第16步;

第二天又是一早上工,机械部分好歹还有说明书,电机电线连接部分彻底只能求助现场刘轲新老师的指导;

经常是刘老师讲完一部分的连线说明,我刚接完第一组就像只金鱼一样失了忆,只好打发孩子再去确认一遍,,.

耗材更是从螺丝到杜邦线,我们组浪费的消耗的像个没底的黑洞...

给大家欣赏娃们接的“不短路才见*”的奇葩线路↓

以及“无法承受生命之重”即将脱落的轴承支架↓

所有返工都是我这个十年没拿过螺丝刀的人硬着头皮上,两个后轮舵机有问题是蔡陈一和翟思涵帮的忙,装太阳能板的时候,我握着电钻发抖了都打不穿也是刘老师加了把力...

到编程模块更是彻底两眼一抹黑,幸好组里孩子都学过两年以上编程……

刘老师安慰我说不是每个组都必须要组装出来车,但我们最后按时完成了!

最快组装完成的组第一次测试时直接短路烧了电板,但我们的战战兢兢插电后运行了!

这一切都要感谢五个孩子的努力,还有刘老师和其他组老师的轮流帮助,也感谢动手能力达到人生巅峰的自己(比心比心)

三天里5个孩子和我都经历了一次突破自己;

结营仪式上听他们在台上介绍感想:

有的说组装这个火星车让他觉得很好玩,还有很多自己不会的,想再去学;

有的孩子详细介绍失败和返工的部分对自己做后道工序时的启发;

有的孩子和队员抢工具都哭鼻子了,这时候却感慨某个步骤搞不好的时候是谁谁谁帮了他;

我觉得挺感慨,能让10岁左右的孩子对一个学科发生兴趣、自发的想多了解一点、放下急躁去经历失败、迫使自己思考失败后的解决方案、体会到自己动手结果的巨大成就感;

这是现下这个急功近利社会状态中多奢侈、多难得的启发教育啊;

.

/DAY6/

胡振宇是国内第一枚大学生自制探空火箭发射成功的传奇人物,也是颇有争议的话题人物;

这次夏令营,他带着团队在火星营地现场组装火箭进行发射,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一次成功和一次失败的火箭发射现场;

成功的火箭发射并没有想象中超级壮丽震撼,精彩是精彩,但有限的能量以及技术,都限制了这枚火箭能够到达的高度。

倒是第二天体积大了几倍的火箭发射失败,让我记忆犹新:

清空场地后数次进入倒计时又喊停;工作人员跑前跑后去检修,无人机盘旋,无数相机手机瞄准;最后点火后,却只有“轰”的一声巨响和一阵浓烟

天真而残忍的孩子们嬉笑着互相大叫“就这?”、“就这?!“

胡振宇黑着脸默默的提着灭火器跑向自己通宵组装的火箭残骸做事故善后;

我觉得刘轲新老师在结营仪式时候说的很好:

成功的火箭发射我们在电视里看过多次,失败的估计大家都是第一次见。不能因为少见就忽略失败是个远超过成功的存在,没法正视失败可能永远都得不到成功;

不知道这些10岁的孩子能听懂多少,但我很希望他们能记住那个仔细的检查每一个接线细节、焦虑的核对发射状态、怀着希望亲自倒计时,以及最终在孩子们嘻笑调侃中,黑着脸拎着灭火器跑向自己心爱的火箭的胡振宇。

咽下这些不忿和伤心,他才最终能把自己的火箭成功送上天——并且还不保证以后的每一次,都能;

*很多朋友问我火星营地的相关情况;目前火星营地的研学项目、户外项目、观星项目甚至商业合作项目全年都可以进行。

除了我去做老师的这类夏令营外,三菱、奥迪等商业项目在8月中旬也已经陆续进行了。需要了解情况的朋友请联系我;

/后记/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

和9个95后00后的大学生们同吃同住一起工作了整整6天,每天层出不穷的工作新挑战,环境真心艰苦磨练人;

但大家工作和生活上居然没有一个人抱怨,无论什么事情都会想方设法帮助别人;

在昏暗的到处是沙子的帐篷里苦中作乐玩狼人杀、半夜12点冻的抖抖索索和天文老师看遥遥相对的牛郎织女星、在每天早晨冻醒的帐篷里开女生卧谈会、太阳下山的寒风中极速换装互拍儿童版宇航服、每天接力蹲守太空舱里稀少珍贵的洗澡机会、有一瓶可乐一碗泡面就开心的呼朋唤友一起享用、篝火晚会时开玩笑说笑对火灾现场一起对瓶吹吧….

在火星营地这么艰苦环境里长期工作的老师们,你们是真心爱孩子、爱科普事业!你们亲身实践着火星营地墙上的那句誓言:做努力改变世界的微光;

本身学医却是本天文知识大全,还主导研发航天生命保障系统设计的蒲佳意老师:

本身学西方比较文学,却发明火星地貌探测车还能自学三门语言编程的刘轲新老师:

本身学体育专业,却能带孩子们创立模拟火星生态系统、研发火星探测器课程的杨帅老师:

还有姜峰老师、杨静蓉老师、刘青老师,你们都太棒了!

能在火星营地和你们一起工作过,是我的荣幸与骄傲。

-END-

被星球大战选中的卡帕多西亚

我差点淹死在人人都爱的马尔代夫

向善与磨练.冈仁波齐转山之路

-20℃,贝加尔湖冰潜全攻略

秋天不去新疆,你想干嘛?

99%游客没去过的曼谷

南极.在世界的尽头过年(上)

黑袍下的神秘世界.沙特见闻录(一)

超多对比图,教你告别游客照

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