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斑病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如果觉得听歌不够过瘾,那就看看第三极的MV
请注意,前方高能!!!
世界有两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这两个地方终年严寒,人迹罕至,除了一些科考人员的身影外,看不到人的任何踪迹,是名副其实的人类生命禁区。但是除了这两极之外,你又知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地方,虽然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平均海拔,却发育了众多大江大河,这些河流流向八方,孕育了几十亿人,同时它也在这个高海拔的地方孕育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灿烂文化,这个地方,被称为世界的第三极,也就是青藏高原,在国内,也叫藏区。
藏区,是多少爱旅行的人心中羞涩的梦,曾经有多少人被它独特的人文及风景所吸引,有多少人因为许巍的这首歌而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但是又有多少人一想到可怕的高原反应就望而却步,只能让它成为自己遗憾的梦?
小钟只是一个穷学生,这几年利用暑假时间连续两年进藏,国内七条进藏线路,小钟走过其中五条,虽不能说对藏区了如指掌,但是对于很多基本的东西,如地理、民族、风俗、宗教以及文化,还是了解得比较清楚的。如果你想在有生之年能去一次藏区,那就让小钟来给你打开这个心结吧。
NO.1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地理方面。
提起藏区,或许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西藏,那个地方空气稀薄,有蓝天白云,牛羊草原,远处的雪山高耸入云,山下的佛教徒虔诚跪拜。有很多人认为,西藏就是藏区,藏区就是西藏,这是他们印象中的西藏,印象中的藏区。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恭喜你,你要大错特错了。
藏北草原
通常来说,藏区指的就是处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西藏确实是藏区,因为西藏全境均在青藏高原上,高寒缺氧,但是青藏高原的地理范围远比西藏要大得多。借用百度百科的一小段话:“青藏高原是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与印度、尼泊尔、不丹毗邻;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以米左右的高差与塔里木盆地及河西走廊相连;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
也就是说,除印度、尼泊尔、不丹、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有部分地方属于青藏高原外,中国西部多数省区的一些地方也在青藏高原范围内,比如西藏、青海全境、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云南北部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以南,都属于青藏高原,除新疆外,其他四省均有藏族自治州或自治县,比如青海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木里藏族自治县,还有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均是藏族人聚居的地方,其居住地也均属藏区。所以不要以为只有西藏才高寒缺氧啦,这些地方都是,也不要以为只有西藏人才信佛,只要是藏族人,基本都信佛,因为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佛的民族(当然也会有个别地方是例外)。
青藏高原地图
NO.2 接着我们再来说一下大家最关心的进藏线路以及各自的路况。
进藏线路一共有八条,每条都各有各的特色,分别是川藏南线、川藏北线、滇藏线、青藏线、新藏线、丙察察线、唐蕃古道以及中尼(中国—尼泊尔)友谊公路,除最后一条外,其余都在中国境内,而大多数人进藏所选择的也是国内的七条,从拉萨到尼泊尔则是选择中尼友谊公路,这七条进藏线路我将一一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是川藏线
如图,红色线路为川藏南线,绿色线路为川藏北线,黑色则为其各自的支线
川藏南线以及北线均以成都作为起点,拉萨为终点,之所以有南线北线之分,是因为各自所经过的地方有所不同,并且一条靠南一条靠北。川藏南线起于四川成都,分别经过雅安、天全、泸定、康定(康定往西翻过折多山就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藏区)、新都桥、雅江、理塘(往南一百多公里可达稻城亚丁)、巴塘、芒康(已进入西藏)、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八一,最后到达拉萨,全程公里,其中成都到雅安(雅安到康定的雅康高速正在建设之中)、八一到工布江达、墨竹工卡到拉萨均为高速。
北线出了成都以后,往北经过都江堰后到达映秀,再一路向西到卧龙、小金(已进入藏区)、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已进入西藏)、昌都、类乌齐(也有一说从昌都往南到达邦达镇,与南线交汇重叠)、丁青、巴青、索县、那曲(到达那曲后与青藏线交汇重叠),最终抵达拉萨,全程公里。
路况以及安全系数方面,南线曾经有一段非常著名的烂路,就是位于波密到林芝八一之间的通麦天险,也称通麦坟场,全长14公里,由于这里地处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故每年雨季这里经常发生塌方泥石流,加之路窄导致错车的空间极小,故通麦、排龙一线也有“死亡路段”之称,小钟本人第一次进藏时就曾被通麦泥石流引起的交通中断困在波密县城,寸步难行。年4月,通麦—排龙段原来危险的沿江烂路被隧道和高架桥所代替,川藏线从此彻底告别天险,通麦天险也就此成为历史。但无论如何,南线都要优于北线,并且南线所经之地配套服务设施相当成熟,食宿环境也较好,骑行、徒步和搭车者建议选择南线,不建议选择北线,自驾的由于一天所走的路程可以很远,且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较高,故两线皆可。在所有进藏线路中,川藏线(包括南线北线)可以说是人文色彩最浓重的一条线路,例如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德格印经院、白玉亚青寺、石渠松格玛尼石经城、盐井千年盐田、昌都强巴林寺以及茶马古道等,都是川藏线上充满人文气息的地方。此外,路线的最高点米拉山垭口,海拔为米,谨防高反。
川藏线上的塔公草原、塔公寺以及雅拉神山。塔公,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
川藏线上的林芝。林芝:藏语意为“太阳的宝座”,被称为西藏江南
北线附近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雪域佛国
滇藏线
滇藏线线路图
滇藏线,起于云南昆明,止于西藏拉萨。从昆明开始,一路经过楚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已进入藏区)、奔子栏、德钦(梅里雪山)、盐井(已进入西藏)、芒康(进入芒康后与川藏南线交汇重叠)、左贡、邦达、八宿、波密、八一,最后抵达拉萨,全程公里。路线最高点和川藏线一样,为米拉山,海拔米。
路况方面,滇藏线从昆明到丽江全程高速,八一到工布江达、墨竹工卡到拉萨也是高速(上文在川藏线中也提到)近几年所有的路面几乎都由先前的水泥路换成现在的柏油路面,算是比较好走。由于滇藏线与川藏南线的大部分都重叠,所以经过的地形地貌都差不多,但是也有其自己的特色,四季如春的昆明,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大理,号称艳遇之都的丽江,以及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都是滇藏线上靓丽的风景线,人文方面也是相当的厚重,位于澜沧江边的盐井千年盐田更是一道奇观。与川藏南线一样,滇藏线比较适合骑行、徒步和搭车的人,途经之地的旅游配套设施也非常完善,当然也适宜自驾者。而我自己本人对滇藏线也有独特的个人情怀,去过两次德钦,也看过两次梅里雪山,这也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梅里雪山下的雨崩村更是我一直以来的梦,即使我已经去过。
滇藏线上的丽江古城
梅里雪山
梅里脚下的雨崩村,人神共住的世外桃源
怎么样,滇藏线有吸引到你吗?我们再来看看青藏线吧。
青藏线
青藏线线路图
青藏线,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径湟源、共和、乌兰、都兰、格尔木、安多(已进入西藏)、那曲、当雄,最终抵达圣地拉萨,全程公里,沿线最高点为唐古拉山口,海拔米,其中西宁到格尔木段全程高速。
路况方面,青藏线是所有进藏线路中最好走的一条,全程柏油路面(部分地方有时会维修),但是有些路段的路面也会有下陷的情况,车辆经过必须得小心,在今年七月底就有四位自驾的上海老师在青藏线上发生车祸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青藏线的路相对其他线路来说是非常笔直的,得益于其平坦的地势,对于开车容易打瞌睡的人,就必须得当心了。对于自驾、骑车和搭车的人来说,这是一条完美的路,路况好,风景美,运气好能看到藏羚羊,运气更好的甚至可以看到野牦牛,食宿环境一般,不及滇藏线和川藏南线。对于徒步者来说,这不是一条好的线路,地势广阔,途径的无人区较多(自然也更大),藏羚羊出没的可可西里便是其中之一,不建议没有经验的徒步者走此线路。人文风景方面,位于西宁湟中的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也是青海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是一个必去之地,西宁以西的青海湖(名气太大就不做介绍了)也是绝对不能错过的,此外,还有贯穿一路辽阔的大草原,这才是青藏线的主要格调,青藏线颜值确实是高,但是相比于其他线路,青藏线的风景也显得相对比较单一。火车进藏目前也是走青藏线,公路和铁路风景差别不大。
位于青海湟中的塔尔寺
青海湖
青藏线
介绍完青藏线,我们再来看看新藏线。
新藏线
新藏线线路图
新藏线,许多人认为是起于新疆乌鲁木齐的一条进藏线路,但其实不然,严格意义上来说,新藏线的起点是并不是乌鲁木齐,而是喀什的叶城县。从叶城出发,向东南一路经过三十里营、多玛(已进入西藏)、日土、噶尔、巴嘎、霍尔、仲巴、萨嘎、昂仁、拉孜(往南途径定日县城可达珠峰大本营)、日喀则、仁布、曲水,最后到达拉萨,全程公里。其实新藏线并不是单指这一条,从叶城到达噶尔后,线路一分为二,分别为阿里南线和阿里北线,但由于大多数人所选择的都是阿里南线,所以上图给出的线路也是南线,一般只有走阿里大环线的时候才会走北线,故在此先不作介绍。
路况及安全系数方面,阿里是全中国平均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所经之地比较荒芜,但是由于地形地势相对平坦,而且全程柏油路面,所以路还算是比较好走。新藏线与前几条线路相比,难度是最大的,因为从叶城开始,短短三天的时间里,海拔从米陡升到米,高差近米,人的身体会因为这巨大的高差带来急剧的变化,而且途中要翻越五座米以上的大山,特别是位于新疆和西藏交界处的界山达坂,海拔更是达到了米,千万要当心!前面也说到,阿里人口密度小,环境荒芜,所以食宿方面和前面几条线路比起来是非常差的,对骑行来说,路上可供补给的地方不多,并且连续翻越高山,对身体的考验极大,所以骑行新藏线的人很少,徒步和搭车旅行者同样也少,相对来说,自驾者较为适宜。新藏线,路况虽好,却并不简单。
当然,既然每年都会有好些人走上新藏线,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位于藏西北阿里虽然比较荒芜,但也只是相对来说,并不是绝对的,班公措、古格王朝遗址、神山冈仁波齐、玛旁雍措、拉昂措,这些名字在旅行者看来都是阿里响亮的招牌,尤其是冈仁波齐神山,同时被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每年来自各个国际的转山和朝圣着不计其数,自然,它也是我的进藏目的之一。此刻,我想起了一句用来描述阿阿里的话,藏西秘境,天上阿里。
新藏线
班公措
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
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地图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它起自陕西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全长3千余公里,在此小钟只为大家介绍西宁至拉萨一段。唐蕃古道从西宁以西到达湟源后,路线一分为二,分别是国道和国道,往南沿着国道至倒淌河镇,再次一分为二,分别为国道和国道,再沿着国道一路到达西藏昌都类乌齐县,与川藏北线(即国道)交汇重叠,一路至拉萨。具体分别为西宁、湟源、倒淌河镇、共和、河卡镇、花石峡镇、玛多、清水河镇、玉树、囊谦、类乌齐(已进入西藏)、丁青、巴青、索县、那曲、当雄,最后到达拉萨,全长公里。
路况及安全系数方面,唐蕃古道全程路况较好,多为柏油路面,偶有施工可能会限行,丁青到巴青段要翻越这条线上最高的大山——西耶拉山,海拔米,这座山也以产出个大质优的虫草闻名于整个藏东北地区,务必谨防高反!过了巴青之后地势逐渐趋于平缓,进入藏北典型的大草原地带。适宜人群方面,自驾者可以选择这条充满人文气息的进藏道路,追随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足迹,感受历史,一路的风景也是变化多端,美不胜收。与新藏线一样,由于路上会经过一些较广的无人区,故不建议没有经验的骑行、徒步和搭车者选择此路线。
玉树
索县赞丹寺(有没有一种布达拉宫的感觉?据说当时修建时准备完全依照布达拉宫样式的,但在带图纸返回时,有部分图纸丢了,所以才与布达拉宫没有完全一样)
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条进藏线路
丙察察线
丙察察线地图
丙察察线,也称丙察公路,起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丙中洛乡,往北经西藏察瓦龙乡,到达林芝地区察隅县,全长公里,到达察隅县城后,沿着省道行驶公里便可到达然乌镇,与滇藏线、川藏南线交汇重叠,一路到拉萨。
路况及安全系数方面,丙察察线全程大部分为石子路面和泥土路面,特别是丙中洛乡的秋那桶村到察瓦龙乡的87公里,是出了名的烂路。但相较于其他线路的大雪封山,丙察察也有自己的优势,由于整条公路海拔低,无雪封山期,年通路率为%,可常年通行,即使这样,丙察察也还是相当危险的,公路一路沿江,许多路面也是一车道稍宽,有些地方遇到塌方后甚至还不足一车道,并且几乎没有护栏,堪称最危险的一条进藏之路,没有之一。适宜人群方面,大多数旅游者并不适合走丙察察,包括自驾,如有自驾者想走这条线路,建议驾越野车前往,无经验的骑行、徒步和搭车者,不建议走此条线路。
其实严格来说,丙察察线并不是一条完整的进藏线路,它既非起于云南昆明,也不是止于西藏拉萨,在整条线上来说,它也是非常短的一小段,并且还只是滇藏线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它是脱离于传统的滇藏线,故可以当成是一条独立的进藏路线。可能大多数人并没有听过丙察察,在我第一次进藏的时候我也是如此,一者可能是由于丙察察线是进藏线路中比较冷门的一条,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二者也可能是小钟本人第一次进藏是临时决定的,事前并没有做好任何攻略,以至于不知稻城,不知冈仁波齐,更不知这条丙察察,罪过啊罪过。丙察察线
丙察察线
丙中洛乡
丙中洛,除雨崩之外的又一个人神共住的世外桃源
NO.3 高原反应
介绍完国内这七条进藏线路,相信大家对每条线路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也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应该也是大家特别关心的,也是所有进藏者关心的,那就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俗称高山病,是人体在短时间内进入米以上的高海拔地方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应症状,具体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失眠或嗜睡以及手足发麻等一系列症状,小钟在第二次进藏走川藏南线到达新都桥时就曾出现过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原因有可能是小钟坐车时低头看手机,当然也有可能就是高原反应,但当天下午休息过几个小时之后即无大碍。
首先要说明,高原反应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发病率,这是一种因人而异的反应,一般来说,只有一半的人会进藏会出现高反,其中老人和小孩较之青年人出现高反的概率要更低,女性也要低于男性,尤其是体重相对肥胖的男性,更容易引发高反。其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各种血液病、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糖尿病未获控制患者、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患者、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曾患过高原肺水肿、脑水肿患者以及高危孕妇,这一类人均不宜进藏。
高反一般只是急性高反,在进入高原后的几个小时或是三天之内开始发病,但是休息过一段时间过后即可自愈(具体多久这也是因人而异),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出现肺水肿和高原脑病等更严重的症状。
高原反应
那么,哪种进藏方式容易引发高反呢?又可以通过什么措施来防止高反或降低高反的概率?
在所有的进藏方式中,出现高反的概率由大到小的排列一般为:飞机火车自驾、搭车骑车徒步,也即是说,飞机进藏最容易高反,其次是火车,徒步则最不容易。(注:火车进藏时,列车一般都会供氧,乘坐普通火车到达西宁后,所有乘客就要换乘有供氧设备的列车,直到拉萨,离藏时也是如此)
措施方面,首先,心理能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保持一颗开朗的心,会够有效地降低高反发生的概率。其次,进入高原前后,应当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同时也应该多喝水,毕竟水包治百病,当然也可以喝藏族本地的酥油茶,也能有效地缓解高反,同时刚进入高原时,应当避免剧烈运动。再者,如果有非常担心自己高反的,可以在进藏前一个星期提前服用高原安、红景天等药品,亦能起到一个缓解的作用。另外,在进藏时也不可冒进,不要为了赶路就一下子上升到海拔很高的地方,这是最容易引发高反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进入藏区之前,应当先在一个海拔相对较高却比藏区要低的地方进行修整,以逐渐适应抬升的海拔,例如,走滇藏线时,可以在昆明(海拔)、大理(海拔)、丽江(海拔)等地方进行修整,而后再进入香格里拉(海拔),逐渐适应高原,走川藏南线时,可在康定(海拔)进行修整,走北线者可在小金县(海拔)稍作停留,如果是走青藏线或唐蕃古道,可在西宁(海拔)停留几天再进藏,但倘若是要走新藏线者,那小钟就没办法了,只能祝你好运。最后,平时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川藏线海拔图
此外,每年的夏季也是高原上含氧量最充足的时候,这个季节进藏高反的概率较于其他季节也要低,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在此季节进藏,夏季也就成了高原旅游的旺季。冬天的时候进藏绝大多数人都会有高原反应,因为此时的高原上万物凋零,没有多少可以提供氧气的植物,当然,长期习惯藏区生活的则不会有明显的感觉。但是,每年的夏季也是藏区的雨季,许多进藏道路都可能会因为降雨而导致交通阻断,夏季进藏时应当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