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部。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是四省交汇之处。
当我开始规划海西之行时才真正了解这个名字,它不是泛指青海西部,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行政区,与其相应的确实还有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东地区。大概家住海南的朋友自我介绍时需要特别强调一下不是那个海南岛吧。
关于盐湖
年是海西大热的一年,在疫情中困顿半年的人们除了扑向海边就是扑向广袤辽阔的大西北。
由于有两次青藏线的自驾经历,兰州、西宁、青海湖、塔尔寺、嘉峪关、茶卡、敦煌,青甘环线上的多一半游览点都已经跑过,怎么安排行程成为我们出发前最纠结的问题。
我把所有感兴趣的目的地列出清单,周先生在地图上逐一标注,考虑天气、住宿、光线、车程等多项因素反复调整,最终确定敦煌往返的八天路线,甚至涵盖了灵活机动的B计划。无它,唯行程宽松尔。
列为年首个长线目标、专门提前升级了无人机,所有决定的诱因就是:盐湖。
西北地区因降水量小蒸发量大而多盐湖,柴达木是蒙古语,意为“盐泽之地”。这里有传统的四大盐湖: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马海盐湖、昆特依盐湖,前两者也跻身于中国四大盐湖之列。
第一次看盐湖是年在茶卡,重走青藏线时听说西宁到格尔木途中有一处盐厂对外开放,有盐雕有盐池,于是当做一个歇脚点放在了行程中。虽然当时盐湖女神的塑像已经落成,周边还展示着许多巨大精美的盐雕,但现在回忆起来似乎没有开始景区管理。我们沿着一条厂区用的土路穿过制盐公司大门,从一个半废弃的院落直接开车到了盐湖边上,没有门票、没有停车场、也没看到几个游客。
出发前我检索过盐湖的照片,那时对“天空之镜”的概念仅限于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完全没有对接到茶卡来。茶卡盐湖给我的预设就是锈迹斑斑的铁轨、东倒西歪的电线杆、粗粝雪白的青盐粒。我们在中午左右到达这里,目力所及无不向我印证这些想象,纯净和苍茫是这里的主基调。朋友看到我拍的茶卡盐湖表示很疑惑:不是应该有天空之镜的效果吗?我甚至在那一刻还没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
又回到老问题,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处自然风景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天气、云层、月相等等每一点变化都让美感不同,而自然这种神秘莫测也正是其魅力所在,你永远也无法预知身临其境时会看到何种景象。
当我们向往一处风景,可能最重要是了解“看什么”和“怎么看”。指望一次毫无准备的出行就看到它最美(或者别人照片)的一面,多半会失望而归。至于没看到美景就肆意污名化、“断言”不值一去之类就更不足为道了。
本次行程列入必看清单里的盐湖有:大柴旦翡翠湖、察尔汗盐湖、东台吉乃尔湖、西台吉乃尔湖、茫崖翡翠湖。
大柴旦翡翠湖位于大柴旦镇边上,与柴达木山遥遥相望。许多年前我们从格尔木乘长途客车到大柴旦换乘去敦煌,那时客车的班次还非常少,因为出发晚了一点儿,错过了当天要换乘的车。两个人一个行李箱,在大柴旦镇的两条街上徘徊许久,希望有机会搭到其它路过的客车。在遥远的记忆中,大柴旦整个都是土黄色,五月的中午已经是烈日炎炎,路边稀疏的树荫毫无招架之力。客车站周围都没什么人,镇子两端延伸出去的路暴露在无尽的荒野戈壁中,视野中唯一的变化就是起伏的沙丘。
再次来到大柴旦恰好是反向的路线,我们从敦煌机场取车一路驶来,路边荒芜的戈壁架起密集的高压电网,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昔日贫瘠的大漠如今已换了模样。经过高速收费站,远远看到黑暗中一处灯火辉煌,有连绵的路灯、有闪烁的彩灯、有滚动的灯带、有变幻的灯牌,夜幕下的大柴旦五彩缤纷。
出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