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栽好梧桐树引得金凤栖青海日报 [复制链接]

1#

玉树藏族自治州引进牦牛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人才项目专家在现场。

海北藏族自医院人才项目专家在开展工作。

柔性引进人才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区一线攻关技术难题。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引进高海拔地区耐盐碱水稻系统技术研究团队在种植水稻。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引进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唐忠锋参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熔盐技术研发人才项目。

果洛藏族自治州柔性引进专家团队开展儿童发展“助力计划”项目。图片由省人才办提供

做好引进人才“后半篇文章”也很重要

随着第二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达成多个人才项目协议,再加上“组团式”引才等一揽子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的实施,在这个火热的七月,又将有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怀揣个人事业发展和助力新青海建设的梦想,走上高原。

引进人才确实不容易,但要长长久久的留住人才,更不容易。自然条件的艰苦、后天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都需要我们做好引进人才的“后半篇文章”,聚焦束缚人才发展的痛点难点,向影响人才集聚和作用发挥的痼疾开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添活力,培育人才发展新高度。

一是要注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深化人才分类评价和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不断提升人才软环境,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二是要加强跟踪管理,做好后续服务,开展项目落地、成果转化、建立长效机制等工作,持续放大人才项目洽谈会的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要建立签约项目台账和进度表,及时掌握并推动项目有阶段性进展。深化人才项目合作内涵,与我省各地资源禀赋深度融合,把人才项目打造为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对院士团队等人才项目“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提供精准支持,以优质服务吸引集聚高端人才来青创新创业。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要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发创新活力。

——7月,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宇燕在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24次会议上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弱项,以人才工作的高质量助推青海发展的高质量。

……

注重顶层设计打造引才沃土

人才蔚,事业兴。人才是强省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

越是高层次人才,越是看重事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只有从根本上营造一片适合人才发展的“沃土”,优秀人才才会被吸引来。

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扎实推进“昆仑英才”行动计划,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依托“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援青干部人才、博士服务团以及校园引才等招才引智平台,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为加快推进“四地”建设筑牢人才基础,绘就了引才用才与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各地党委政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形成了人才工作一盘棋的局面,党管人才原则贯穿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着眼人才政策顶层设计,市(州)、县都制定了本地区人才工作规划,建立了以宏观政策文件为统领、N项配套政策为补充的全方位政策体系,既突出了宏观导向,也确保了微观保障。

制定印发《“人才+项目”支持服务办法(试行)》,从创新激励平台建设、创业扶持、人才引育、荣誉表彰、服务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26条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今年又研究起草了《党委书记抓人才项目责任制实施方案》《“一事一议”支持高端人才实施办法》等2个制度文件。其中,实施党委书记抓人才项目责任制,是为了创新党管人才体制机制,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党管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实施“一事一议”实施办法,是为了突出需求导向、满足发展需要,更好支持用人单位引进急需紧缺的特殊高层次人才。

这些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的务实举措,是解决我省人才政策有效供给不足、补齐人才政策漏项、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举措,将有利于我省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快营造有温度的人才发展环境。解决人才创新创业后顾之忧,让人才政策发挥出最大效应。

注重搭建平台聚合高端人才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平台,不仅是我省招揽八方人才的“梧桐树”,也是成就人才事业的“大舞台”。

7月23日,第二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盛大开幕。部分“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联袂而来,共赴盛会。一场场人才项目签约会上,笑意盈盈,掌声阵阵,一条条人才新政传递着大美青海的热切期盼,一项项优厚待遇饱含着青海儿女的满满诚意。

连续召开两届人才项目洽谈会是我省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我省坚持把举办好“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握工作重点,凝聚各方力量,精心组织筹备。

省委高度重视,把“举办青洽会‘招才引智’活动”纳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就举办好洽谈会提出明确要求。省委组织部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成立了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宇燕为主任、全省8个市州委组织部、二十几家省直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组委会。在组委会的统筹安排和引领带动下,各地各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周统计、旬调度、月通报推进机制,确保洽谈会各项工作领导有力、推进有序。

突出汇聚人才助力发展,紧密结合青海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以“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为主题,以人才项目合作为载体,通过搭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机制化平台,运用多种柔性引才方式,带动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汇聚青海,探索精准引才的新路子。在会议时机上,注重借力助力青洽会,将人才项目洽谈会纳入青洽会总体方案,作为一项特色专题活动,实现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工作一同部署落实,促进人才与项目良性互动、高效融合。

在洽谈会的酝酿、筹备和实施全过程中,各地各单位主动作为,大力推进产业引才,围绕本地本单位主导产业、技术攻关、人才培训等工作需求,主动对接联系人才项目。首届人才项目洽谈会上,8个市州、27家省直单位对接签约人才项目个,涉及产业发展、教育卫生、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第二届洽谈会更是抛出了8个市州、29家单位报送的人才项目需求个,其中包括高层次项目个,中等层次项目个,涉及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等12个方面。

两届人才项目洽谈会的成功举办,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展示了青海人才工作自信开放风貌,促进省内外人才交流交融,创新引智引才新机制,凝聚高质量发展建立了共识。许多与会嘉宾表示,青海具有独特生态优势、产业优势,通过“上门请才”和“请才上门”的方式,为广大人才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广阔平台,为省内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项目、人才、信息对接提供了重要渠道,对省内外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曾参加过首届人才项目洽谈会的中国工程院康红普院士表示,“洽谈会既是展示和宣传青海资源优势、人才政策的窗口,也为省内外各类人才展示才华、创新创业畅通了渠道。将带领团队为青海煤炭绿色发展及综合治理建言献策、竭诚服务!”

注重优化引才方式聚英才形成合力

今日青海,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与日俱增。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谋思路、敞开怀抱聚英才。

今日青海,求贤若渴,海纳百川。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

为加强我省企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我省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急需紧缺人才,全力打造“组团式”引才工作品牌。年,我省组织有关高校、医院等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地到省外招选高精尖人才,面试笔试通过四百余人;去年,组织实施全省首次“组团式”外出引才工作,先后到国内部分知名高校进行届急需紧缺专业毕业生青海专场招聘,签订协议人;今年,我省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分批”方式开展校园引才活动,直接引进高校毕业生人,签订协议人。

积极争取对口援青省市支持,援青干部人才总量不断扩大,援青帮扶质量进一步提升。鼓励博士服务团更好发挥作用,在教育卫生、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促进了省内外人才交流交融。通过柔性引才,邀请名专业人才“候鸟式”来青工作,帮助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2万人次。采取“校长十院长”模式,对省内高校进行团队式帮扶,助力青海高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我省着眼盐湖化工、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现代生态农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新业态、现代服务产业等领域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形成海纳百川、不择细流的聚才引智生动局面。

水积而鱼聚,木茂则鸟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密集开展,使得青海重才引才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也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何敏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